莆行政管函〔2024〕5号
答复类别:A类
市发改委:
《关于深化机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》(20241008号)已收悉,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:
一、优化项目审批办理流程。一是持续推进事项精简、流程重组、程序简化、时间压缩等工作,根据项目类别梳理项目审批流程图和审批事项清单。二是组织协调市直部门按照国家、省改革方案要求推进完成各项改革政策细化落实,内容涵盖多规合一、多评合一、多测合一、区域评估+告知承诺制、并联审批、无纸化办理等方面内容,指导和规范各级、各部门实施各项改革措施。三是优化阶段并联审批协同机制,持续推进同类事项合并简化,推动关联性强、办事需求量大的事项集成办理,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领域一体化改革。立项阶段,对建设投资规模小、技术方案简单的项目,推行合并编制审批项目建议书、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审查;工程规划许可阶段推行清单制+告知承诺制审批,并实行智慧审图,实行电子报建,以机审辅助人审;施工许可阶段整合消防、人防、施工许可等审批事项,推行“一站式”集成办理,在全省率先推行施工许可证开工条件告知承诺制、桩基先行等举措,实现施工许可审批“即来即办”;竣工验收阶段,科学合理确定联合验收审批事项,优化装饰装修工程项目联合验收管理,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分阶段竣工联合验收,并持续推进“竣工验收+不动产首次登记”联办模式办理。改革以来,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平均审批用时从原来的7天压缩到5天,实际平均审批用时仅1天。施工许可阶段压缩审批时限83%,实现即来即办。竣工验收到完成首登办证时长由原先的平均2-3个月压缩到最多5个工作日以内。施工许可阶段共减少申请材料7项,压缩70%。
二、推行项目审批全流程无纸化办理。一是搭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,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省、市业务部门系统互联互通,实现具备业务协同、市县(区)联动、数据实时共享、监督管理等功能。二是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涉及的行政许可、备案、评估评审、中介服务、市政公用服务等事项全部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,业主通过审批管理系统完成项目全流程审批服务事项办理,杜绝工程审批系统之外和线下办理等“体外”循环行为。三是持续深化网上办理深度。强化省、市业务系统深度互联互通,推行可信电子文件库、电子证照、电子签章、电子归档等应用,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无纸化办理。改革以来,项目审批无纸化办理率达98%以上,为企业、审批部门节约大量时间和纸质材料管理成本,切实提高企业申报便利度和政务服务效能,我市项目开工跨度平均用时居全省前列。
三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数字化管理。一是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,根据审批事项规范性要求,利用系统监测规则,将易滋生隐性审批的关键节点固化到系统中,有力监测和破解反复退补件、多次发起特殊环节、超短时间办结等审批体外循环“堵点”,实时识别潜在审批风险,及时发出预警并通知相关审批部门进行排查处理,保障审批过程的规范性。二是推行审批管理系统线上“智能引导”服务,汇聚政务服务资源,依托各审批部门组成的专业“帮帮团”队伍,线上为企业提供靠前服务,为项目申报提供全流程指导服务,实时响应企业业主发起问题咨询。三是按照住建部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数据共享交换标准3.0》,优化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,推动市审批管理系统与国家、省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对接,实现审批基本信息、申报项目信息、审批过程信息、主要审批(技术审查)事项表单信息等数据共享,提升对审批全流程精细化管理。
下一步,我单位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、住建部和省政府工作要求,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重点改革举措,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。探索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,推动管理流程再造、制度重塑,促进工程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,优化营商环境。
莆田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
2024年6月5日